马来西亚华人比较传统
对各种传统节日都很重视
春节就更不用说了
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马来西亚
中国年味儿比中国很多地方都浓厚、纯正
马来西亚是全球中华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国家,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在马来西亚,农历新年是全体公民的法定假期,年味无处不在。在文化节庆上的欢庆习俗在承传了5千年的中华文化之美外,有些则是结合了当地风俗后演变而成的独特习俗。所以在马来西亚过春节,一定会让你惊喜连连、大开眼界!
年糕年饼
过年从做年糕开始,在马来西亚华人过年使用的所有糕点之中,年糕是新年祭神到祭祖的必备,几乎等同新年象征符号。

以前的年饼都是以非常简单的食材制成,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加上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新年糕点也开始走向多元种族化,各式各样的年饼在新年前一个月就开始售卖。

马来西亚粿加必,可是名列第一必吃的年饼!
粿加必其实类似鸡蛋卷,原是马来人和娘惹的传统饼食,后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华人家庭,成为华人新年必备的应节食品。
马来西亚华人是使用传统长柄圆形饼模,倒上薄薄一层的鸡蛋麵煳在饼模后赶紧合起来,慢慢用炭炉烘烤并不时翻转以便两边都被烘烤均匀。
放凉后的粿加必就会存在美碌罐内,用胶纸封好以免受潮,等到初一初二可以开封让客人大快朵颐!

大街小巷的新年歌
“听新年歌”已成为大马华人过春节独有文化与特色,少了充满喜庆气氛的新年歌,感觉就不像是“过新年”。
而推出贺岁专辑,也成为大马华人独有的文化。选购新年专辑,更是消费者必备的 “年货”之一。

且都深受大家欢迎,逐渐地养成大家在过年时,一定要听新年歌、买新年专辑的习惯,促使新年专辑成为了大马的新年特色之一。
除夕夜—团圆饭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这一天马来西亚华人一家大小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
以前人们,桌下放一个烧得旺旺的火炉,表示一家兴旺,又表示一家团圆之思。炉火旁放钱,表示希望万事如意。 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大马家庭里已经趋向于,吃火锅是团圆饭必备的潮流!
而且火锅料理都没有任何的约束,喜欢什么就吃什么,非常自由~多数都是大鱼大肉,海鲜蔬菜,各式鱼圆等等,一家大小,刷刷热乎乎,都吃得不亦乐乎!

大马式捞鱼生
说到马来西亚华人的春节特色活动,第一个当然是 “捞生” 啦!捞鱼生是南洋一带大受欢迎的汉族新年风俗,尤其流行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七彩缤纷的鱼生有七彩灿烂的好意头,而“捞起鱼生”这个名称,又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意思。

无论是企业的收工宴、开工酒,亲戚朋友的家庭聚会等,大家总是爱来 “捞” 一番!大伙儿在“捞生”时都会边捞边说吉祥话,并且越捞越高,以取其寓意吉祥,祈求在新的一年捞得风生水起、好运连连。
这项特色已经 “红” 到大中华地区,成为介绍马来西亚春节特色的第一招牌。

捞鱼生多于节日食用,有“风生水起”及“越捞越旺”的意头。
“生”在中文里有很多意思, 包括“生命”、“生财”。“鱼”和“余”同音,表示“赢余”与好运。“风生水起”,主料为生鱼,因此为节日中的团圆大菜。
吃盆菜
在大马过春节,除了“捞生”外,大马客家人或广东人,还会吃比较有特色的盆菜,盆菜必定要装在一个圆盆里,代表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看似粗粗的盆菜实质烹饪方法十分考究,分别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后,再层层装盆而成,内里更有乾坤,由鸡、鸭、鱼、蚝、腐竹、萝卜、香菇、猪肉等十几种原料组成。
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的宗亲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团圆,一派祥瑞气象。
除此之外,大马华人过年,和中国南方人一样会吃鱼(年年有余)、虾(意为笑哈哈)、吃猪手(招财)和年糕(步步高升)等等。
初九拜天诞
捞过生,吃过盆菜后,很多人觉得年已经过得差不多了!而大马的福建人却觉得,他们的重大节日才刚刚开始······
到了初九,大马的福建人会“拜天公”,这天可以说是福建人最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年三十更加热闹,鞭炮放得也比年三十更狠,也有人把它称为“过小年"。
在马来西亚,春节期间不必到中国城或华人区。随处都可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很有节日气氛。年初九这一天,福建人拜天公仪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更隆重。
二十四节令鼓
气势澎湃的“二十四节令鼓”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创作与骄傲。
二十四节令鼓,气势澎湃、鼓舞人心,也是许多大型节庆、新春晚会的重要表演环节。马来西亚春节期间,有些广场和购物中心前会有二十四节令鼓的现场表扬,气势磅礴的鼓点声一定会震撼你的心!
元宵节抛柑觅良缘
初九之后,就是元宵节了。在我们的印象中,柑与香蕉是用来吃的,可是大马华人却用来钓女神和男神的!

大马华人的农历新年有个特色活动:元宵抛柑、抛蕉。这起源于祖籍福建的大马未婚女子“抛好柑,嫁好尪(音肮,意丈夫)”的习俗。
如今,这个福建美女找如意郎君的习俗,已经演变成一个全民娱乐的新年节日,大家热热闹闹地在元宵夜向大海、湖泊或池塘抛果:女抛柑橘、男掷香蕉。
男女彼此将自己的联络方式与姓名写在香蕉和柑上,抛入水中让有缘人去打捞。这天,很多大马人会在茫茫人海中“捞”爱情!至于能不能捞到个女神或男神,就要看运气了……
看完了马来西亚的春节习俗,小编想说,想长期定居马来西亚的朋友有福气了,马来西亚政府正推出人性化的长期居留政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这是一款为长期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外籍人士量身定制的人性化移居政策。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起源于1996年,由于该项目实施后效果良好,2002年政府决定把“银发族项目”正式更名为“马来西亚第二家园项目”,申请对象也从退休老人扩展到21岁以上的外籍人士。
申请条件:
项目优势
1、年龄条件宽松
2、无英语要求
3、无需提供资产来源证明
4、无居住要求---可终身续签
5、申请成功率高
6、申请周期短---9个月左右
7、21岁以下的子女可以就读当地的学校
8、存款即可获得身份---投资成本低